《瓷都琐记》
世人皆知景德镇盛产瓷器,却不知这方水土里埋着多少\"冷\"故事。这些故事如同窑炉里未出窑的瓷器,表面蒙着灰,内里却藏着千年不熄的火光。
一
东汉的匠人们大约不会想到,他们随手捏制的陶器,竟在千七百年后仍被后人摩挲把玩。那时节,中原大地处处炊烟,唯独此地的窑火格外不同——它烧的不是饭食,而是后来被称作\"china\"的物事。
二
明清之际,此地瓷工日夜劳作,窑火终年不熄。每年两亿件瓷器从昌江顺流而下,远渡重洋。洋人见了这些\"雪白脆响\"的物件,惊为天物,却不知这背后是多少匠人的血汗。我曾见过一张老照片:数十座龙窑依山而建,黑烟蔽日,宛如一条条吐火的恶龙。
三
展开剩余66%如今的陶瓷市场,人声鼎沸。商贾云集,摩肩接踵。有金发碧眼的洋商,有包着头巾的胡人,皆为此地的\"泥巴\"而来。这泥巴可不寻常,高岭土细腻如脂,十微米级的颗粒,捏在手里竟比江南的春雨还要柔滑。
四
匠人们说,烧瓷最重火候。一千三百度的烈焰里,泥胎渐渐挺直了腰杆,从卑贱的泥土蜕变为高贵的瓷器。这过程,恰似一个人的成长——不经烈火,难成大器。
五
瓷塔龙珠阁巍然矗立,五十三米的身量全由瓷片砌就。阳光照在塔身上,反射出奇异的光彩,远望如一条盘旋的玉龙。此塔历尽沧桑,见证了多少王朝更迭,却始终屹立如初。
六
拍卖行里,一件明代青花拍出天价。众人只见其华美,却不见当年画工颤抖的手。那画工可曾想到,他笔下的一朵青花,能在数百年后值万金?
七
此地瓷器的种类,竟有千种之多。青花淡雅,粉彩艳丽,玲珑剔透若蝉翼。最奇的是一件五百斤的巨瓷,需八个壮汉方能抬起,堪称瓷中巨灵。
八
千年窑火不断,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份。多少城池化为废墟,多少王朝灰飞烟灭,唯独这里的窑火,从宋元烧到明清,从民国烧到当下。这火种,比任何文明都要顽强。
九
瓷都的故事说不尽道不完。每一个瓷片里,都藏着一个朝代的剪影;每一道釉彩下,都封存着一段尘封的往事。
十
临了,愿诸君手中的瓷器,都能如景德镇的窑火般经久不衰;愿我们的生活,也能如这千年瓷都的技艺般精益求精。瓷如此,人亦然。
发布于:山西省億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