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攻坚》纪录片又有重磅爆料,这次是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传来喜讯,央视视频中曝光了歼-15T舰载机弹射准备的全流程,也就是到从甲板检查到按下弹射按钮前最后一刻的画面,还有测试人员在成功弹射后相拥的画面,以及歼-15T飞跃福建舰甲板的巨大阴影画面。而且,这次还是从航母保障人员的视角公布的相应画面,证明了福建舰不仅仅进行了歼-15T的“首次”电磁弹射,更是在完成一件远超与“首次电磁弹射”的大事。
“开始弹射作业”这一句话已经证明了福建舰的状态(国内报道截图)
巨大的歼-15T从福建舰前甲板掠过
福建舰进行电磁弹射的消息其实早就有了,可能是2024年年末的第六次航行或者2025年3月的第七次试航行中,进行了相应的电磁弹测试。首次测试的舰载机,应该就是歼-15T。而央视这一次公布的视频中证明了中国的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电磁弹射能力。
歼-15T起飞瞬间画面
而且,央视这次视频中还公布了3个“首次”:
第一个“首次”是,福建舰首次电磁弹射就是由中国海军的航母保障人员独立进行的舰上电磁弹射试验,不是由科研人员和其他方面共同配合一下完成的。完全由中国海军官兵自行进行首次的海上电磁弹射试验,证明了福建舰出厂就是战斗舰!
福建舰的“首次”,完全是由中国海军的航母保障人员自行独立完成(央视视频截图)
第二个首次就是,福建舰的电磁弹射配置,首次按照未来弹射航母弹射流程去配置准备的。根据央视的采访我航母舰载机保障人员的话,提到了对于福建舰的的要求是“不只是福建舰的弹射流程,而是弹射型航母的弹射流程”。看似一句话的转变,实则是中国航母发展路线的根本性转变。
这是中国海军航母发展的里程碑和转折点
第三个首次可能意义更为重大,也就是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流程是中国人完全自主摸索出来的,而不是有其他可以经验可以照搬使用或者借鉴的。像法国航母引进美国的蒸汽弹射器,可以直接照搬美国的完全成熟技术标准和技术流程,而美国人在摸索电磁弹射器弹射流程,也是基于蒸汽弹射器的经验来结合电磁弹射器的特点改进来的。
而中国海军的起点,直接就是电磁弹射器,而且完全自行摸索出全套的电磁弹射流程和经验,不仅证明了我们福建舰的起点相当高。而且中国海军的实战能力和高科技研究能力都很强。
这次公布的画面,就差一个歼-15T弹射起飞的瞬间
这三个“首次”,恰恰说明了福建舰的重要意义。因为福建舰不仅有着“中国首艘电磁弹射航母”的光荣称谓。而且也是为中国未来航母使用电磁弹射器担当“试验舰”的任务。类似于当年辽宁舰作为训练舰到战斗舰的转化,首先要完成中国航母领域,在电磁弹射专项“零”的突破,随后才会有“1”开始变成“2”,再到变成“3”。如何要完成这样的过程,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相应的航母建设硬件要跟上,更是需要一整套的以前从没有过电磁弹射弹射和电磁拦阻回收的全部操作流程规范。
弹射“质量车”是电磁弹射器具备能力的第一步
电磁弹射相较于传统蒸汽弹射,后续体系内还有电磁拦阻回收,整体一套“起飞-着舰”的操作流程自动化程度高,系统复杂程度也更高。相对于蒸汽弹射器,机械构件少,电子元件多,舰内电线等管线也更为复杂,涉及舰艇上的电子系统整合,包括整舰的电力供应系统,甚至包括舰载机的相应的起飞和着舰辅助系统,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仅仅一个维护关,就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整合
这些细节内容,中国海军根本没有办法通过其他方面获得,全靠自己自行摸索。因此,福建舰能够在短期之内,完成完全由中国海军的航空母舰保障人员独立完成的首次电磁弹射,这其中的意义已经是堪称“划时代”。
未来中国海军一定要建造核动力航空母舰,至少有4条电磁弹射器,相应的设计规范,包括电磁弹射器的性能配置升级改造,以及相应的控制系统、舰载机的配合,软硬件系统都需要依靠福建舰的测试以及未来服役中的实战化演练来进行数据搜集,逐步完善升级,进而确保未来的航母能够达到顶配战斗力。因此,福建舰现在在做“航母弹射流程建立”的这件大事,意义尤为重要!
未来歼-35的弹射画面也指日可待
不过,央视的视频还缺最关键一段,就是歼-15T舰载机福建舰上电磁弹射的瞬间画面,虽然已经的公开画面中有歼-15T飞跃福建舰前甲板时,投下巨大阴影的画面,可实际上还缺最关键一幕。估计会等到福建舰服役的时候才会进行公布。到时候,我们不仅可能看到歼-15T舰载战斗机弹射起飞着舰的画面,甚至还可能看到歼-35以及空警-600的弹射和回收的画面。
福建舰只是下一个阶段的开始,核动力航母指日可待!
随着福建舰的最终公布服役日子的到来,也意味着中国海军正式开启“弹射时代”,也让我们对第四艘航母的期待值,拉的更高!
#福建舰入列进入最后攻坚时刻#
億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