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坛浮世绘》
这世上的事,往往如戏台上的折子戏,唱的人未必是角儿,看的人却先喝起彩来。歌坛这方天地,更是如此。
记得那年,有个唤作刀郎的歌手,从西域刮来一阵风沙,裹挟着《2002年的第一场雪》,竟把整个乐坛搅得尘土飞扬。他那嗓子,像是被大漠风沙磨砺过的胡杨木,沙哑中透着苍劲。偏生那些个\"庙堂乐师\"们坐不住了,杨坤、那英之流,一个个跳将出来,指摘他的曲子是\"下里巴人\",是\"市井俚调\"。这倒让我想起古时那些酸腐文人,见不得民间话本流行,定要给它扣个\"诲淫诲盗\"的帽子。
刀郎这人倒也古怪,被骂得狠了,反倒背起行囊远走他乡。据说是在流浪途中,谱出了那首《西海情歌》。这曲子像一泓清泉,偏生浇在了沙漠里——无人问津。
后来他遇见了同乡降央卓玛。这女子生得一副好嗓子,像草原上的风,低回婉转。刀郎动了恻隐之心,特意为她写了《手心里的温柔》,还亲自帮衬着合唱。果然,这曲子让降央卓玛在歌坛崭露头角。
展开剩余53%人心不足蛇吞象。降央卓玛尝到甜头后,竟把《西海情歌》也拿来翻唱。这一唱不要紧,倒把原唱给唱没了。她的版本成了VIP专享,刀郎的原版却仍在角落里蒙尘。更可笑的是,看客们竟以为她才是正主,倒把真正的创作者忘了个干净。
直到某日,久未露面的刀郎一纸诉状将老友告上公堂。看客们又聒噪起来:\"区区十万块也值得计较?\"他们哪里懂得,这不是银钱的事,是心血被剜了肉还要笑着说\"割得好\"的痛楚。
最终判了二十五万赔偿,可裂了的镜子,纵使重圆也照不出当初的模样。有人说降央卓玛的演绎更胜一筹,我却想起《庄子》里说的\"得鱼忘筌\"。没有渔人的筌,哪来的鱼呢?
这世道,原创者的心血总被视作草芥,倒把二道贩子捧上了天。但愿有朝一日,创作者的心血都能被温柔以待,就像那首《手心里的温柔》原本想要传达的情意一般。愿每个坚持原创的灵魂,都能在荒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绿洲。
发布于:山西省億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